每年假期,家长们都会纠结:是带孩子去旅行放松,还是留在家里补课学习?看似矛盾的两个选择,其实可以在一种新型的方式里融合在一起,那就是——研学旅行。
我有一位朋友,带孩子去新加坡参加了一个短期的研学活动。回来后,她感慨良多,说那几天孩子不仅玩得很开心,还“涨了很多知识”。
我本来以为她是客套话,直到她讲了几个细节,我才意识到,这样的旅行真的能让孩子产生不一样的收获。
小小植物园的惊喜
朋友说,他们第一站参观的是新加坡植物园。孩子们在导览老师的带领下,第一次认真观察一朵花。
“你知道新加坡的国花是什么吗?”老师问。
孩子们一开始都摇头。老师笑着指向一株色彩艳丽的兰花:“它叫卓锦万代兰,是新加坡的国花。”
展开剩余78%很多孩子惊讶:“不是蝴蝶兰吗?”
于是老师解释:兰花其实有一千多种,它们虽然形态各异,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——五个花瓣,一个花唇。听到这里,孩子们忍不住凑上前去数,果然如此。
这样的小细节,比单纯在课堂上背书要生动得多。孩子们记住了国花的名字,也学会了观察植物的规律。
历史课堂在街头
除了自然,新加坡的街头本身就是一部“活的历史书”。
比如走在牛车水,孩子们第一次明白“牛车水”这个地名的由来:早期华人移民用牛车运水而得名。这里的街道上,中药铺、庙宇和传统美食摊交织在一起,既保留了百年前的味道,又和现代都市紧密相连。
到了小印度,孩子们看到了色彩鲜艳的兴都庙,第一次知道印度教里有象头神伽内什。导览老师还让他们用手指沾点庙门口的圣水,体验了一下当地的宗教习俗。
而在甘榜格南的苏丹回教堂,孩子们则学习到伊斯兰教的节日和禁食文化。那一刻,他们突然发现:原来几条街的距离,就能接触到完全不同的文化世界。
科学馆里的“点灯时刻”
在科学馆的实验区,孩子们分组做了一个小实验:用导线和电池点亮一只小灯泡。
其中一个平时对理科没什么兴趣的孩子,居然成功了,他兴奋得喊出来:“我会发明了!”
这虽然只是最简单的实验,却让孩子第一次感受到科学不是遥远的概念,而是可以自己亲手完成的事情。
后来他回家后,还缠着父母买了科学实验套装,天天在家里“研究”。父母笑说:“这次旅行真是意外点燃了兴趣。”
为什么选择新加坡?
世界上适合研学的地方很多,为什么新加坡越来越受欢迎?
安全和便利:新加坡治安良好,交通便捷,家长们很放心。 文化多样性:短短一个城市,却能体验中、印、马来、欧亚文化的融合。 教育资源丰富:国立大学、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,为研学提供了天然的课堂。 城市就是教材:智慧交通、环保建筑、城市规划,都能变成研学的切入点。有老师总结过一句话:“新加坡就是一座天然的学习乐园。”
专业团队的安排
一场好的研学旅行,不能只是“到此一游”,而是要真正“学有所获”。这就需要专业的团队来策划。
比如新加坡金溪旅行社(G K Travel Pte Ltd),在接待研学团队时,会把学习目标放在第一位。他们不是简单地拼凑行程,而是根据学校和家长的需求,把课堂、讲座、文化体验和安全管理有机结合。
有的学校希望重点放在“科技与未来”,他们就会安排参观智慧城市中心、大学实验室;有的学校希望强调“文化认知”,他们就会把多元文化街区串联起来,辅以讲解和互动。
这种专业度,保证了孩子们既玩得开心,又带着实实在在的收获回家。
一点延伸的小知识
在旅途中,孩子们常常会对一些小细节充满好奇,而这些知识点,可能会成为他们心里的一颗“种子”。
兰花:全世界兰科植物超过一千种,是被誉为“植物王国中的贵族”。 新加坡的绿色建筑:城市里超过40%的建筑通过了环保认证,屋顶花园、垂直绿化随处可见。 新加坡国旗:红色象征平等与博爱,白色象征纯洁与美德,五颗星代表民主、和平、进步、公正和平等。 新加坡国徽上的狮子和老虎:狮子象征新加坡,老虎代表与马来西亚的历史联系。这些知识点如果放在书本里,可能一眼带过;但当孩子们亲眼看到,再配合讲解,印象就会深刻得多。
最后的感想
旅行不一定只是“放松”,学习也不一定只能在教室。
当学习和旅行结合,孩子们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触动:
也许是看到一朵花时,第一次认真数花瓣; 也许是点亮一个灯泡时,突然觉得科学原来很好玩; 也许是走过不同的街区时,理解了“文化多样性”的真正含义。这就是研学旅行的魅力。它让孩子记住的不只是风景,而是一种新的眼光去看世界。
正如一位老师所说:“孩子们在课堂上记住的知识,也许会忘;但他们在旅途中点亮的眼神,会陪伴很久。”
发布于:新加坡启远网-配资114平台-上杠杆炒股-配资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